2022版话剧《苏东坡》归来 创新传承中华优秀文脉******
人民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刘颖颖)2023年1月8日,恰逢苏轼986岁诞辰。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舞台话剧《苏东坡》近日在成都再次上演。
话剧《苏东坡》先后四次获国家艺术基金、四川艺术基金支持,多次巡演,受到多方好评,本次上演的2022版话剧《苏东坡》是在经历长时间的打磨提升后,再度与观众见面。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提取苏东坡这一中华文化的代表符号,集结国家一级编剧姚远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查丽芳导演,国家一级舞美设计韩生设计,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东昌领衔主演,李艺峰、李智颖、张艺奥、柳轶婷、唐钟主演,创排了大型精品原创话剧《苏东坡》。
多次捧得文华大奖的编剧姚远,与被誉为中国戏剧界五大女导演之一的导演查丽芳联袂创作,讲述苏轼这位千古人物。姚远表示,话剧《苏东坡》凝结了他对于苏轼的再认知与发自灵魂的喟叹。他说:“苏轼把生命中的苦涩消化成了诗意,奉献给了我们。他的艺术意境屏蔽了他的厄难,变成了一道道彩霞绚丽于历史的地平线之上,让我们享用不尽。”
对于查丽芳而言,“真诚”是2022版话剧《苏东坡》核心,苏东坡对于她来说既是文学精神导师,是大俗大雅的朋友,更是四川精神的代表符号。
该剧自策划以来历时八年之久、六易其稿,2018年首演以来,收获了不菲的成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评论话剧《苏东坡》“常演常新,一定能成为四川乃至中国话剧史上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话剧《苏东坡》通过苏东坡的仕途串起了他的诗文成就、情感生活,立起了一个具有当代性、典范性的奇伟形象;突破了原有的戏剧框架,创造性地融入了“帮腔”与“鼓师”的川剧构成,更通力舞美与串场角色,构成了匠心独具的艺术空间,在文本的时空性、戏剧传统的融合性、人物塑造的独特性以及戏剧本身的地域文化特性上完成了突破与超越,追溯了苏轼从44岁到64岁逝世期间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据悉,其后该剧还将再次开启全国巡演。
人民网
提升城乡颜值 迎接旅发大会 郴州开展城乡风貌提质行动******
华声在线1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陈淦璋)记者今天从郴州市承办第二届湖南旅发大会执委会作战指挥部获悉,该市围绕旅发大会,在1月3日全面启动城乡风貌提质“拆除整治”行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拆除整治。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9日,全市11个县(市、区)、93个乡镇(街道)、426个村(社区)累计拆除各类违建房、危房、旧房、杂房、空心房、残垣断壁共计面积60.79万平方米,累计腾出土地面积50.95万平方米。
紧扣景区内外不协调、城乡风貌不协调等问题,郴州市从本月开始,市、县两级均成立城乡风貌提质工作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班。同时,在城乡风貌提质区域范围内启动“拆除整治”行动,实施城乡洁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序化等“六化”提质,重点做好城市主次干道、重要交通通道、旅游线路、观摩线路、旅游景点等沿线周边区域环境整治提升和秩序规范管控。
乡村风貌提质,郴州市开展县级领导联点示范创建,已确立55个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示范创建村(社区),同时,全市乡村风貌提质区域范围78个乡镇、288个村(社区)已实现“四大家”在职领导下沉联点全覆盖。郴州市妇联、团委、新闻媒体等部门组建330人的市级督查员,每周进行督查。对11个县(市、区)和所涉及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督查排名、通报、奖惩,每周对全市排名前10%左右的村(社区)进行奖励,对先进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授予流动红旗。
目前,郴州市通过全方位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提质区域范围内的违建房、危房、旧房、杂房、空心房、残垣断壁等情况,按照“一户一案、一点一策”思路,确定拆除方案,明确整治时限。将拆除后的土地进行复垦、覆土、绿化,改造为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游园,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片(区)以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屋场”建设。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